近期,白酒行業離不開對于“新國標”的討論風潮。2021年5月,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了《白酒工業術語》(GB/T 15109—2021)和《飲料酒術語和分類》(GB/T 17204—2021)兩項國家標準,重新規范了白酒的定義,并于2022年6月1日正式實施。 新國標規定,只有用“谷物類糧食”——稻谷、小麥、玉米、高粱、大麥、青稞等谷物類純糧食釀造的才能稱之為白酒,而所有“以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添加食品添加劑調配而成,具有白酒風格的配制酒”,均被稱為調香白酒。 這也就意味著,新國標政策推行后,“調香白酒”將會從白酒分類中被剔除,符合“白酒”定義的將只有純糧食酒,額外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的調香白酒將不再歸于白酒類別。 政策實施帶來的影響 有業內人士認為,白酒新國標將白酒的定義狹窄化,將帶動白酒行業的規范化與品質提升,對于白酒整體行業發展都更具有積極意義。 也有不少觀點認為,新國標的落地實施提升了白酒生產的門檻,白酒行業在接下來的競爭發展將變得更加激烈。 筆者認為,新國標的頒布會對整個行業有一定的影響,但主要對于低端白酒和劣質白酒的沖擊較大,而對于酒品生產結構完善與規范的白酒企業來說,其本身所擁有的品質認證和口碑認可的酒業優勢將更加突出,可能會是新的產業機遇。 誰能抓住發展機遇? 近年來,用食用酒精冒充純糧食酒的事件屢見不鮮,新國標的推出對于市場規范也將具有一定的整頓作用,能夠一定程度的避免消費者被模糊概念誤導的情況。 從這個角度來看,酒企想要把握新機遇,需要在整體的生產流程與品牌打造方面,具有一定的行業優勢與口碑基礎。行業優勢如何建立?對于白酒企業而言,無疑是產區、原料、釀造技藝三大方面。具有此類產業機遇的酒業有很多,而從行業發展眼光來看,近來發展勢頭迅猛的小糊涂仙酒業集團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首先,小糊涂仙的產區坐落于貴州省赤水河谷,業內人士或是對于白酒行業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赤水河產區是我國白酒經典三大產區之一,且多年來始終處于領先地位。赤水河兩岸空氣流動穩定,氣候溫暖又濕潤,尤其適合白酒釀造所需的微生物群的生長與發酵。小糊涂仙從產區選擇開始建立起行業優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其高質量的整體發展基調。 其次,從原料選擇來看,無論是其濃香型白酒還是其醬香型白酒,小糊涂仙選用的都是產區當地的特色原糧。以其醬香酒為例,釀造所選擇的紅纓子高粱,是產區特色的有機糯高粱,具有糖分、單寧、角質比例合理、淀粉含量達66%(其中支鏈淀粉占90%以上,是其他高粱品種的數倍)等優勢。優質的高粱是高品質白酒的釀造基礎,也是小糊涂仙在白酒釀造方面的一大優勢。而多年來始終堅持純糧食釀造的發展方針,也將成為小糊涂仙在“新國標”浪潮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然后是白酒的釀造工藝,古法釀造工藝蘊含著先輩們的智慧,更有利于保持酒品中微生物種類的穩定。據了解,小糊涂仙的濃香型白酒不僅傳承了原窖古法釀造技藝,更在此基礎上,融合了現代微生物工藝,確保了產品的高品質水準和特色的口感風格。而在醬香型白酒的釀造上,小糊涂仙遵循傳統的“12987”工藝,即一年1次生產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發酵和7次取酒!12987”被譽為世界上最復雜的釀酒工藝,但以此工藝釀造的白酒,經過貯存后,口感上也具有明顯的醇和、柔順、醬香突出的品質優勢,這也是小糊涂仙醬香型白酒“三香三潤 醬香優雅”獨特風格的形成條件之一。 正如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程勁松所說:“小糊涂仙緊隨時代發展趨勢,精益求精,依托赤水河谷得天獨厚的釀酒生態優勢,遵循厚積千年的傳統釀藝,精進酒體配方,將打造更優質的白酒品飲體驗”,這是小糊涂仙能開拓市場、贏得口碑的原因之一,在白酒新國標推行的背景下,也將成為小糊涂仙進入新機遇競爭時代的入場券。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亮點,根據近些年各大酒企在文化輸出上采取的行動來看,品牌文化建設也將成為酒企新競爭中的加分項。據悉,小糊涂仙自成立起,就致力于將優秀傳統中國文化與品牌發展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白酒,讓消費者在品味美酒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東方思想文化的內涵之美。多年來,品牌文化的有力建設讓小糊涂仙在消費者心中已經具有一定的品牌價值,也成為小糊涂仙在新競爭中的關鍵助力。 白酒新國標的推行,將成為酒企是否具備新時代競爭資本的試金石,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行業的品質化發展。類似于小糊涂仙這樣具備品牌優勢的企業,不僅不會因為新國標的出現而遇冷,反而有機會借此機遇進一步拉高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總體而言,對于白酒行業的發展,無論是新國標的落實也好,還是日后的行業變動也好,筆者始終認為,只有持續的做好產品品質打造、發展和品牌建設,才是未來企業在白酒行業屹立不倒的關鍵。 |